• 首页
  • 关于协会
    • 协会概况
    • 会员申请
      • 会员申请
      • 会员动态
      • 会员社区名单
  • 协会公告
    • 协会新闻
    • 协会声明
    • 备忘录
  • 新闻在线
    • 国内聚焦
    • 国际聚焦
    • 赛讯
    • 展讯
  • 教学交流
    • 经验交流
    • 一线课堂
    • 教学案例
  • 美术资源
    • 资源分享
    • 资源拓展
  • 探索空间
    • 理论争鸣
    • 艺教创想
    • 实践探索
  • 名师百家
    • 卓越教师
    • 名师讲坛
  • 美术家
    • 名家介绍
    • 名家工作室
  • 美术画廊
    • 名作欣赏
    • 教师作品
    • 学生作品
    • 创作评论
  • 电子文库
    • 论文速递
    • 视频赏析
    • 电子美教馆
    • 会员资料库
  • 会议信息
    • 会议通知
    • 论文征集
    • 会议事项
世界华人美术教育网
  • 2月 6th, 2023
  • 联系我们
  • 会员申请(Membership application)
  • 会员登录(Login)
世界华人美术教育网
  • 首页
  • 关于协会
    • 协会概况
    • 会员申请
      • 会员申请
      • 会员动态
      • 会员社区名单
  • 协会公告
    • 协会新闻
    • 协会声明
    • 备忘录
  • 新闻在线
    • 国内聚焦
    • 国际聚焦
    • 赛讯
    • 展讯
  • 教学交流
    • 经验交流
    • 一线课堂
    • 教学案例
  • 美术资源
    • 资源分享
    • 资源拓展
  • 探索空间
    • 理论争鸣
    • 艺教创想
    • 实践探索
  • 名师百家
    • 卓越教师
    • 名师讲坛
  • 美术家
    • 名家介绍
    • 名家工作室
  • 美术画廊
    • 名作欣赏
    • 教师作品
    • 学生作品
    • 创作评论
  • 电子文库
    • 论文速递
    • 视频赏析
    • 电子美教馆
    • 会员资料库
  • 会议信息
    • 会议通知
    • 论文征集
    • 会议事项
Home
美术资源
资源分享

“云筑 · 云间” — 潘公凯建筑艺术展在上海云间美术馆开幕

11月 30th, 2018 世界华人美术教育网 资源分享 0 comments
“云筑 · 云间” — 潘公凯建筑艺术展在上海云间美术馆开幕

  “云筑·云间———潘公凯建筑艺术展”于11月25日上午十点在位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云间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主办,德稻集团承办,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协办,展出了艺术家潘公凯近几年创作的建筑设计方案精选作品共十件,其中包括他为北京奥运公园三馆联合体设计的方案模型、宁海艺术中心和文化中心方案模型,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方案模型等。

“云筑·云间 — 潘公凯建筑艺术展”开幕式现场

潘公凯先生在开幕式现场


 潘公凯是当代中国重要的学者、美术教育家、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建筑设计师,并于2017年在德稻集团的支持下,在上海成立了德稻潘公凯建筑艺术工作室。潘公凯先生曾先后担任了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院这两所中国最知名艺术院校的掌门人,主持并实现了两所院校的跨越式发展,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事业贡献卓著。在艺术教育领导工作之外,他的专业方向和探索领域囊括中国画创作、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与理论研究、西方当代艺术理论与装置艺术实践、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四个方面,以惊人的精力和巨大的热情,用自己的亲身实践,为学生树立“大美术”概念下学科“融合与交叉”的新型创意人才典范,成为时代先行者。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先生

云间美术馆馆长徐迪旻先生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袁新教授致辞

德稻集团运营总裁徐林恩先生致辞

中国美院院长助理、上海设计学院院长吴小华教授致辞

北京建筑设计院院长朱小地先生致辞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谢小凡先生致辞

 潘公凯对于建筑的兴趣,或许可以追溯到童年时对于科学技术的喜爱,当然空间想象能力和艺术造型能力的天赋异禀,更是他自青年时代开始向往建筑设计逐步尝试实践的必要条件。在执掌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期间,主持多次校园的改造与建设工程,更使得他的建筑学习与思考飞速进步,并逐渐开始了建筑方案设计的具体工作。做甲方的经历与工地上实实在在的现场经验,磨砺出他对建筑的功能性需求、施工图纸的准确性、空间未来使用的弹性与可变换性的充分认知和把握,为他的建筑设计打下了务实的坚厚基础。潘公凯先生最早开始草图设计,是在新世纪初,构思了中央美术学院的二期工程,尤其是与矶崎新合作完成了央美美术馆的建设,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持续至今。

潘公凯先生答谢致辞

潘公凯先生与夫人励国仪先生

嘉宾合影

 潘公凯先生的建筑设计依循他个人提出的“生成”与“营构”概念,主要受后现代建筑的影响,强调建筑是空间和时间的经验艺术,不仅在“营构“的视野下注重功能布局、视觉形态、结构营造和独具匠心的视觉效果,更强调应该根据自然环境、地域和时代性来“生成”建筑。他在建筑艺术实践过程中始终关注对“生成、生态和生命”的命题思考,这三者皆是与人和物所紧密联系的生命的流动性、生成性、交融性和互动性的深层次观念,也是未来建筑形态与发展的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曾评价潘公凯先生“从二维艺术向三维空间转换的设计技巧和艺术功力,能让人更多地感受到他作品背后渗透出来的那种文化气韵和创新的锐度!”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曾任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称赞他的建筑是“将整个社会的物质构建过程与人的精神构建,以一种审美与艺术的方式结合起来,既‘立构‘,亦‘立人‘”。潘公凯的建筑设计正是植根于宽厚宏博的艺术素养和文化感知,是“大美术”概念下的学科交叉实验的有力创新和开拓,这种实践所带来的示范和影响为中国建筑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和视角。


展 厅 现 场


摄影:陈 宁

摄像:孙  谦、王炳岚、周江坤、徐翰钰

图文排版:陈  宁

责任编辑:王  若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潘公凯艺术工作室

Previous article 杨云龙与水彩艺术
Next article 如何合理布置教室?可以参考这几点

世界华人美术教育网

如果您有任何需要,欢迎投稿或与我们联系,网站公共邮件地址为: allartedu@163.com

Related Posts

南通民间美术考察(三)——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南通民间美术考察(三)——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1月 29th, 2020
VIPKID主修课程进阶体系

VIPKID主修课程进阶体系

12月 22nd, 2018
《统整的力量》读书会分享

《统整的力量》读书会分享

12月 1st, 2018
近期热点
《中国美术教育》2018年第五期点评案例
教学案例

《中国美术教育》2018年第五期点评案例

11月 28th, 2018 1239 0
情怀家具研发案例赏析(3)--虚怀如我
教学案例

情怀家具研发案例赏析(3)--虚怀如我

12月 1st, 2018 1230 0
《魚躍 • 感恩》徐秀菊藝術創作展
展讯

《魚躍 • 感恩》徐秀菊藝術創作展

5月 26th, 2021 1120 0
时间线
10月 14th 5:12 下午
美术资源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第九届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精品研修班招生简章

6月 13th 4:12 下午
名家介绍

“笃学致美”——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艺术大师系列之徐明华

6月 7th 1:07 下午
国内聚焦

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和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举行

6月 7th 11:52 上午
名家介绍

残处求艺——托德·朗斯塔夫-高恩(Todd Longstaffe-Gowan)采访油画修复家杨迎生实录

8月 26th 6:47 下午
协会公告

第八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2021线上系列讲座

6月 16th 9:46 上午
名师百家

2021年中央美术学院第八届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精品研修班招生简章

5月 26th 1:18 上午
展讯

《魚躍 • 感恩》徐秀菊藝術創作展

4月 2nd 10:00 下午
协会新闻

世华第八届嘉宾谢丽芳讲座侧记 ——《美术教学对儿童原创精神的保护与激活-视觉文化观照下的儿童与儿童绘画》

最近更新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第九届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精品研修班招生简章
美术资源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第九届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精品研修班招生简章

10月 14th, 2022 165 0
“笃学致美”——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艺术大师系列之徐明华
名家介绍

“笃学致美”——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艺术大师系列之徐明华

6月 13th, 2022015
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和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举行
国内聚焦

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和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举行

6月 7th, 2022015
残处求艺——托德·朗斯塔夫-高恩(Todd Longstaffe-Gowan)采访油画修复家杨迎生实录
名家介绍

残处求艺——托德·朗斯塔夫-高恩(Todd Longstaffe-Gowan)采访油画修复家杨迎生实录

6月 7th, 2022014
Can I help you?
Welcome to contact us.Contributions and contact address is: allartedu@163.com
欢迎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任何需要,欢迎投稿或与我们联系,网站公共邮件地址为: allartedu@163.com
© 南京邑方文化 - http://www.allartedu.com 版权所有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18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