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协会
    • 协会概况
    • 会员申请
      • 会员申请
      • 会员动态
      • 会员社区名单
  • 协会公告
    • 协会新闻
    • 协会声明
    • 备忘录
  • 新闻在线
    • 国内聚焦
    • 国际聚焦
    • 赛讯
    • 展讯
  • 教学交流
    • 经验交流
    • 一线课堂
    • 教学案例
  • 美术资源
    • 资源分享
    • 资源拓展
  • 探索空间
    • 理论争鸣
    • 艺教创想
    • 实践探索
  • 名师百家
    • 卓越教师
    • 名师讲坛
  • 美术家
    • 名家介绍
    • 名家工作室
  • 美术画廊
    • 名作欣赏
    • 教师作品
    • 学生作品
    • 创作评论
  • 电子文库
    • 论文速递
    • 视频赏析
    • 电子美教馆
    • 会员资料库
  • 会议信息
    • 会议通知
    • 论文征集
    • 会议事项
世界华人美术教育网
  • 2月 6th, 2023
  • 联系我们
  • 会员申请(Membership application)
  • 会员登录(Login)
世界华人美术教育网
  • 首页
  • 关于协会
    • 协会概况
    • 会员申请
      • 会员申请
      • 会员动态
      • 会员社区名单
  • 协会公告
    • 协会新闻
    • 协会声明
    • 备忘录
  • 新闻在线
    • 国内聚焦
    • 国际聚焦
    • 赛讯
    • 展讯
  • 教学交流
    • 经验交流
    • 一线课堂
    • 教学案例
  • 美术资源
    • 资源分享
    • 资源拓展
  • 探索空间
    • 理论争鸣
    • 艺教创想
    • 实践探索
  • 名师百家
    • 卓越教师
    • 名师讲坛
  • 美术家
    • 名家介绍
    • 名家工作室
  • 美术画廊
    • 名作欣赏
    • 教师作品
    • 学生作品
    • 创作评论
  • 电子文库
    • 论文速递
    • 视频赏析
    • 电子美教馆
    • 会员资料库
  • 会议信息
    • 会议通知
    • 论文征集
    • 会议事项
Home
探索空间
理论争鸣

“视觉艺术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12月 1st, 2018 世界华人美术教育网 理论争鸣 0 comments
“视觉艺术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编者按

随着AI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正逐渐取代人类工作,机器学习的能力正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之下,视觉艺术教育该如何重新确定其范围、目标和方法,是当下热议的话题之一。

11月17日至18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长三角美术教育研究联盟承办的“2018视觉艺术教育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300余位美术教育和理论界专家学者参加,围绕“AI时代的视觉艺术教育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研讨。

此次论坛通过主题演讲、专题发言、圆桌研讨、专题学术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视野和角度,反映AI时代背景下全球的视觉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为此次论坛的专题部分,“视觉艺术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发展暨《基于可视化大数据分析的中小学中国画教学评价体系建构研究》学术研讨会”于11月18日上午召开。7位学者分为6组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视觉艺术教育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方法。

 

研讨会现场 摄影/焦峰

美术教育不仅在于实践,其教育研究也至关重要。作为此次论坛的专题部分,“视觉艺术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发展暨《基于可视化大数据分析的中小学中国画教学评价体系建构研究》学术研讨会”于11月18日上午召开。7位学者分为6组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视觉艺术教育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方法。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伍伦贡大学荣誉教授伊恩·布朗发表演讲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伍伦贡大学荣誉教授伊恩·布朗首先发表了题为《视觉素养评估的重要性:一种新方法》的演讲,他表示: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使用各种文本形式的语言、动态和全球化的社会。想让学生沉浸在学习中,需要考虑到口头、视觉、听觉、手势、触觉和空间等领域的意义。因此,我们对读写的定义正在改变。对于教学评估来说,利用多模态学习的课堂实践是很重要的。目前的评估实践过于狭窄,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评估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非常重要。他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即视觉素养评估,探讨了这项评估学生多模态能力的研究计划,其中包括视觉素养能力。他认为该评估可以衡量学生从各种交流方式中表达意义的能力,帮助教师跟踪学生能力的增长,同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去设计基于多文化技能的学习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钱初熹发表演讲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以及思维方式,引发了教育的重大变革,教育研究视野得以拓展,范式也随之转型。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钱初熹就目前教育现状发表了题为《视觉艺术教育研究的新视野与新范式》的演讲。她认为,近期,跨学科融合交叉的教育研究范式在艺术教育研究中得到了积极运用,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拓展了视觉艺术研究领域的视野,引发了视觉艺术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视觉艺术教育评价研究,实现从相关性研究到实证研究的范式转换;二是融入神经科学的视觉艺术教育研究,实现从单学科研究到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研究范式转换;三是视觉艺术实践作为课堂研究,实现从研究艺术到艺术作为研究的范式转换。目前,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领域存在着诸如重文献研究、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等问题,因此视觉艺术教育研究视野的拓展与研究范式的转型势在必行。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郑文发表演讲

在传统文化不断受到重视的今天,学校中国画教学开始受到关注,但对中国画学习评价的相关研究几乎没有。针对这一现状,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郑文发表了题为《基于可视化分析的中小学中国画学习评价体系研究》的报告,通过对当下学校中国画教学现状的调研,将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综合使用可视化研究、问卷调查法、结合课堂实践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重构学校中国画评价的研究目标,构建中小学生中国画学习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创建学校中国画教学的测评量表与模型,以此推进对学生中国画核心素养的全面预测。通过研究,她认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制定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年龄段的中国画教学内容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其中国画的学习,开发基于电子平台的学生中国画学习评价模型,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全方位对学生的中国画学习进行评价,开拓更为多元的评价方式,能够让中国画教学评价融入美术教学体系形成一种合力,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提升。

香港教育大学文化创意艺术学系助理教授、课程主任刘仲严发表演讲

随着AI时代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有人开始担忧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而在香港教育大学文化创意艺术学系助理教授刘仲严看来,这种担忧大可不必,在艺术教育领域中,更应该关注如何让AI来帮助艺术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他在题为《智慧化时代视觉艺术教育的挑战与机遇》的演讲中表示:智慧化时代艺术教育的面貌,难以用过往范式来加以阐述,因智慧化时代对传统教学的时空作出了全面的解构。传统教学须在特定的时间(如课时)和空间(如教室),由特定的主体(如教师)主导实践教学,而客体(如学生)则扮演受众的角色,教学必须在时空同一轨道上运行,呈直线发展。然而,在智慧化时代里,教学不必依循线性发展的方式进行。教师和学生可以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透过互联网、探究教学和统整艺术课程的方式进行教学。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胡俊发表演讲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胡俊在《颠覆视觉艺术教育常识的“三界空间”假说》中谈道要把AI技术运用于视觉艺术教育,其前提是对视觉艺术创造逻辑的研究,和对视觉艺术创造过程的数字化表达。这一技术性前提与人们对艺术的常识性认知相悖。常识上,视觉艺术被认为是基于直觉的,其创造过程是不可言说的。“三界空间”假说的提出与实验成果,颠覆了这一常识,使AI技术的运用成为了可能。“三界空间”假说认为,人的一切认知都基于空间认知,而空间是不连续的;视觉艺术的创造就是在不连续的空间之间建立起“伪”(人为的)逻辑;视觉艺术的发展史是人类认知能力的进化史。在盲人美术教育、自闭症艺术康复领域令人惊叹的应用成果,已经初步验证了“三界空间”假说的有效性。继续朝这一方面努力,视觉艺术教育必定发生革命性创新,并能在新的时代驾驭AI技术,使之成为创新的动力。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艺术监测部副主任陈福美发表演讲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旭东发表演讲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中小学生的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艺术监测部副主任陈福美在《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与启示》的发言中指出,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不少政策推动美育的发展,并注重以评促进,通过客观评价带动教育质量提升。2016年,艺术作为六大监测学科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首次质量监测。其中,美术教育质量监测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和各版本教材等研制题目,通过监测获取全面客观的数据,描绘状况、发现问题,为美术教育的改进提供依据。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旭东则以学生美术素养的表现性评价为研究方向,展开调查,分享了《美术测评视域下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视觉的表现性评价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Previous article 面对历史矛盾的艺术——“禹步——第12届上海双年展”开幕
Next article 什么才是一份好的美术馆学习单?

世界华人美术教育网

如果您有任何需要,欢迎投稿或与我们联系,网站公共邮件地址为: allartedu@163.com

Related Posts

马菁汝:罗恩菲德美术教育思想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之比较

马菁汝:罗恩菲德美术教育思想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之比较

4月 11th, 2020
文化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工艺美术

文化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工艺美术

1月 13th, 2019
教育的革命

教育的革命

1月 11th, 2019
近期热点
《中国美术教育》2018年第五期点评案例
教学案例

《中国美术教育》2018年第五期点评案例

11月 28th, 2018 1238 0
情怀家具研发案例赏析(3)--虚怀如我
教学案例

情怀家具研发案例赏析(3)--虚怀如我

12月 1st, 2018 1230 0
《魚躍 • 感恩》徐秀菊藝術創作展
展讯

《魚躍 • 感恩》徐秀菊藝術創作展

5月 26th, 2021 1119 0
时间线
10月 14th 5:12 下午
美术资源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第九届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精品研修班招生简章

6月 13th 4:12 下午
名家介绍

“笃学致美”——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艺术大师系列之徐明华

6月 7th 1:07 下午
国内聚焦

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和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举行

6月 7th 11:52 上午
名家介绍

残处求艺——托德·朗斯塔夫-高恩(Todd Longstaffe-Gowan)采访油画修复家杨迎生实录

8月 26th 6:47 下午
协会公告

第八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2021线上系列讲座

6月 16th 9:46 上午
名师百家

2021年中央美术学院第八届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精品研修班招生简章

5月 26th 1:18 上午
展讯

《魚躍 • 感恩》徐秀菊藝術創作展

4月 2nd 10:00 下午
协会新闻

世华第八届嘉宾谢丽芳讲座侧记 ——《美术教学对儿童原创精神的保护与激活-视觉文化观照下的儿童与儿童绘画》

最近更新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第九届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精品研修班招生简章
美术资源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第九届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精品研修班招生简章

10月 14th, 2022 165 0
“笃学致美”——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艺术大师系列之徐明华
名家介绍

“笃学致美”——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艺术大师系列之徐明华

6月 13th, 2022015
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和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举行
国内聚焦

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和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举行

6月 7th, 2022015
残处求艺——托德·朗斯塔夫-高恩(Todd Longstaffe-Gowan)采访油画修复家杨迎生实录
名家介绍

残处求艺——托德·朗斯塔夫-高恩(Todd Longstaffe-Gowan)采访油画修复家杨迎生实录

6月 7th, 2022014
Can I help you?
Welcome to contact us.Contributions and contact address is: allartedu@163.com
欢迎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任何需要,欢迎投稿或与我们联系,网站公共邮件地址为: allartedu@163.com
© 南京邑方文化 - http://www.allartedu.com 版权所有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18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