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教育学第二次教学,狄老师组织我们去钟公庙小学观摩宁波市美术优质课。非常感谢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给我们这次观摩学习的机会,让我们这些未来教师能够近距离观摩到优质美术课。带着老师给我们的教学观摩提示,我们观察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体验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教学的设计与课堂的生成,思考未来学习方向。

细节彰显教学理念
(张宇霆、张佩、陈圣杰、 周丙圣、林靖) 今天上午,我们有幸观摩了宁波市优秀美术课展示,来自宁波各地的三位老师向我们展示了非凡的教学技能。我们最大的感受是: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虽小,但在平常中蕴涵着教育智慧,简单中彰显着教育理念。 《茶香四溢》,游戏导入法,增加课堂趣味性,刚开始老师就用黏土瞬间拉住了学生注意力,循序渐进引出课堂主题。值得赞叹的是老师的把控能力,整个课堂有收有放,节奏感很强。通过茶壶、茶叶等不同的线索穿插整个课堂。 还注意到一个细节,老师一进来先调整了原有桌椅摆放,腾出教室中间的空间,老师从“高高在上”到“学生中来”,我们或许已经习惯于让学生整齐划一“静坐”在各自的位置上,步调一致地听讲、练习。 但是在更平等更自由的课堂环境中,会触动我们理解并学会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无论是《茶韵茶事》还是《茶香四 溢之茶趣》,都有个有趣的细节:泡茶。茶艺是一门学问,两位老师都亲身示范展示,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深入了解茶文化。 在课堂教学当中,细节真的太重要了,哪些细节是有价值的,应该展示叙述;哪些细节与目标相去甚远,可以忽略不计;哪些细节是我们自己没有预料到的?又与老师的引导有什么样的关系? 不仅要重视课程的细节,还要更加重视课堂上的细节,教师用心聆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甚至是观察学生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并且及时对这些细节有选择地进行处理。 尊重每位学生是一名教师的基本,从细微处出发,尊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愿意自主地与教师相互沟通,在“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茶香汇聚巧思连 (朱晓华、赵若男、谢心恬、万子悦) 今天观摩的课和我们想象的很不一样,美术学习的内容不仅是美术技法,而且拓展到了文化理解的层面上。 第一节课,来自余姚的老师由自己所在的地域文化引入茶文化,在一张张图片中逐渐讲明了茶的历史传说,图文并茂,十分生动,并有实物观察。接着是品茶的流程,较多地介绍茶文化。下一环节,老师开始介绍拼贴艺术,和简单的构图指导,这时时间已经不多了,学生粘贴一下老师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制作出一件手工作品。这节课虽然上的很流畅,但动手环节时间较短,且没有给学生充足的发挥空间,有些遗憾。我们思考:美术课的内涵与外延该如何把控会更好? 第二节课,逻辑连贯通顺且始终富有变化的上课过程,让人始终不觉得乏味。对于传统茶文化深入简出 的叙说,不仅有趣而且难忘。慢教学层层推进,过程中教师对回答问题好的学生一直在分发小礼物。简单有效的控制了课堂纪律。我们思考:如何对待课堂小礼物或奖励? 第三节课,内容有关于南塘老街的文化。教学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老师并没有以刻板严厉的方式与学生互动。老师也非常有心,细心做了南塘老街立体式示意图,由此引发同学们的兴趣,牵引同学们开始关于南塘老街的记忆。我们思考: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学生兴趣,与教学环节、内容、时间的安排该怎样更达到有效教学。
(吕师慧、钱晨、范易能、朱美玲) 三位老师的课,课堂风格各有不同。但共同目标都是通过其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从而来激发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课堂的开始,老师通过视频、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同学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例如对茶的认识,对茶种类、茶道精神的了解等。通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艺术表现的兴趣和能力。在课堂中,老师们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及小组学生间的讨论交流等教学环节让同学们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之中,其次小组合作的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们在各自小组中分工明确,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还可以让学生们团结一心,每个组通过不断讨论、分析、得出结果,最后由组长代表着大家的意见发言,将主导权交在学生手里,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觉得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的结尾,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将自 己的想法注入自己的作品中,完成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三位老师将整节课的教学形式通过与学生互动、对学生讲解、亲自示范等环节不断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启发学生对艺术的见解,让同学们做出自己独特的艺术作品。
课堂印象 (周圆、陈夏梦、张旖旎) 教师服装 “茶韵茶事”老师:着装古朴典雅,与主题相符,整体气质温和,给人亲切的感觉。“茶香四溢之茶趣”老师:服装偏现代化,形象干练。“悠悠老街”老师:穿着略显年轻化,整体活泼。 媒体展示 “茶韵茶事”老师:PPT形式丰富,包括音乐、图片、动画、视频、配音、解说;白板(包括粘贴的卡片)设计美观大方。“茶香四溢之茶趣”老师:PPT设计简约精美。“悠悠老街”老师:PPT展示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比较亲近。 现场布置 “茶韵茶事”老师:课堂氛围良好 ,充分调动学生五感。“茶香四溢之茶趣”老师:课堂氛围井然有序,老师巧妙设计奖惩制度。“悠悠老街”老师:课堂氛围相对轻松,场面控制能力有进步空间。 授课形式 “茶韵茶事”老师:多注重理论知识;以实物茶叶引入主题“茶韵茶事”,通过丰富的互动形式讲述了关于茶的历史、制法、种类及生活;最后以拼贴的方式展现学生成果。“茶香四溢之茶趣”老师: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每一个理论搭配实践;以“揉捏黏土”入手,对茶壶异同进行探究,还将简单的物理原理与茶壶设计结合起来,通过大师作品欣赏,尝试自己的美术表现,将用独特的形式呈现在展示台和网格展架上。“悠悠老街”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老街特色建筑风俗;师生合作拼贴“南塘老街规划图”,走近身边的街区。
贴近生活的美术教学情境
(冯程、李媛玉、丁欣怡、郜洪远) 小时候的我们大抵 不会想象到如今的美术课堂会有如此现代化的发展吧。老师们利用多媒体作为媒介 向同学们传递艺术和生活中的美、艺术的各种表现形式、艺术背后的文化支撑,等等。通过感官互动、综合探索的方式把美渗透给孩子们。也许是一茗幽香或许是一首山歌,至少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美术不仅仅是画画而已。 美术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大概是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与理解的。 一抬头,看见一个温温柔柔的老师站在讲台上,笑着对小朋友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谈一谈茶韵茶事”。从家乡历史悠久的茶种到《茶经》,再通过动画引入了瀑布仙茗,以提问的方式与同学们互动,介绍了宁波本土的茶文化以及茶的作用。观看茶场视频后,同学们跟老师学习采茶的动作,了解茶的制作工序及品种。学习关于茶的美术表现,最后在学习完品茶的动作后完成了本次课堂。 意境幽谷的石板路,参差错落的店铺,流光溢彩的老字号还保持着老街固有的一些风貌……这是“悠悠老街”给我们留下独特的印象。年轻的女老师所讲的南塘老街是我们宁波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因而当老师提问有关于南塘老街的特色时,每个人都积极的举起小手,侃侃而谈,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热情与积极性。其中互动的方式独特新颖,既能让同学们在放松的谈话中的描绘老街,又能学习到繁华热闹的老街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底韵。并鼓励同学们课后用彩笔画画老街、文字写写老街,将课堂延续到日常生活中,意义非凡。
结语
在这次观摩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时而以一个教师的身份“附体”,时而穿越到学生的角度。我们感受教师的教学,悉心体会老师们的教学方法,观察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过程。这种教学观摩课我们都感慨颇多,收获与疑问并存。体验到了做好一名美术教师的不易,全面的美术素养和教育智慧,都等着我们去学习,很多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等着我们去实践。我们期待走近更多的教学现场,深入了解孩子们的课堂,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这样优秀的美术教师,站到这样的讲台,展示我们的教学。加油吧,小伙伴们。


责任编辑:武亚兰 杨晓慧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狄智奋微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