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协会
    • 协会概况
    • 会员申请
      • 会员申请
      • 会员动态
      • 会员社区名单
  • 协会公告
    • 协会新闻
    • 协会声明
    • 备忘录
  • 新闻在线
    • 国内聚焦
    • 国际聚焦
    • 赛讯
    • 展讯
  • 教学交流
    • 经验交流
    • 一线课堂
    • 教学案例
  • 美术资源
    • 资源分享
    • 资源拓展
  • 探索空间
    • 理论争鸣
    • 艺教创想
    • 实践探索
  • 名师百家
    • 卓越教师
    • 名师讲坛
  • 美术家
    • 名家介绍
    • 名家工作室
  • 美术画廊
    • 名作欣赏
    • 教师作品
    • 学生作品
    • 创作评论
  • 电子文库
    • 论文速递
    • 视频赏析
    • 电子美教馆
    • 会员资料库
  • 会议信息
    • 会议通知
    • 论文征集
    • 会议事项
世界华人美术教育网
  • 5月 20th, 2022
  • 联系我们
  • 会员申请(Membership application)
  • 会员登录(Login)
世界华人美术教育网
  • 首页
  • 关于协会
    • 协会概况
    • 会员申请
      • 会员申请
      • 会员动态
      • 会员社区名单
  • 协会公告
    • 协会新闻
    • 协会声明
    • 备忘录
  • 新闻在线
    • 国内聚焦
    • 国际聚焦
    • 赛讯
    • 展讯
  • 教学交流
    • 经验交流
    • 一线课堂
    • 教学案例
  • 美术资源
    • 资源分享
    • 资源拓展
  • 探索空间
    • 理论争鸣
    • 艺教创想
    • 实践探索
  • 名师百家
    • 卓越教师
    • 名师讲坛
  • 美术家
    • 名家介绍
    • 名家工作室
  • 美术画廊
    • 名作欣赏
    • 教师作品
    • 学生作品
    • 创作评论
  • 电子文库
    • 论文速递
    • 视频赏析
    • 电子美教馆
    • 会员资料库
  • 会议信息
    • 会议通知
    • 论文征集
    • 会议事项
Home
美术画廊
教师作品

于振平:为自己喜欢而画,画得自己喜欢

12月 4th, 2018 世界华人美术教育网 教师作品 0 comments
于振平:为自己喜欢而画,画得自己喜欢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  美术学院

1963年12月生于江苏吴江、山东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文/刘国辉   

在我看来教师的素描与画家的素描是有些差异的。于振平是美院的教师,但他的素描更像画家的东西。素描对于于振平来说,只是一种情感的表述方式,或是一种语言形态,他为自己喜欢而画,画得他自己喜欢。

于振平的素描好看,具有一种写意性,长线条和斜线排列成的灰面,有些还用手轻擦,以及空间的虚白组合成和谐而悦目的画面,像一首好听的曲子,有点优雅,有点时尚。

来源于西方古典大师的启蒙,根植在东方中国的本源,心律和脉搏明白地表示了他的属性,他在开凿通道。先有线的勾定,才有简括的色调的充填和衔接,对大透视的青睐,好象说这名中国的画家也无法远避流行的关照,卢西恩、佛洛伊德的影响是深远的,那种异乎寻常略带病态的所谓“精神性的深刻”在这里也留下了它的影子。

线的圆转,凝炼,力在线的行进中的微妙转换,以及中偏峰交替的讲究,都明白告知观者画家有过的毛笔生涯。这种出身无疑会带来便宜,令人刮目。然而,它的魅力难以远离空白,一旦进入复杂的色阶组成的真实的体积中,就会显得多余而碍事,这是两种语系的过渡,一个充满魅力课题,于振平告诉我们他的答案。

于振平作画是尽心尽力的,犹如他的做事,可是这份精心的内核包裹在一种不经意的外壳里,弄得生动而有意味,增加了欣赏的乐趣,这当然是一种本领。

这是一些朴素的素描作品,但画面上仿佛透着温度,当然并非一样冷暖,细细品去依稀可辨。画家说,具象的、抽象的、古典的、现代的,一切的一切重要的是“来自心灵”。

时至今日,素描本身己一言难尽,无论有多少种说法,根本的是自己究竟如何想,如何做。于振平的素描有足够的理由存在其中,在不同声音的交响中共存共荣,这不是一种宽容,而是一种需要。艺术绝不是你死我活的营生,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这里的基础是自信。

画面的好看或许是优点,但十分要注意的是好看的自我欣赏和缺乏节制。

2000年10月  刘国辉

 

沐  74×140  2016年

 

露  68×69  2015年

雪  100×80   2015年

马 31×151 2016年

(请横屏观看)

乱云飞 68×69 2014年

青苹果系列  75×200  2014年

 

 

   文/韩黎坤   

 

我是一九九二年在“高研班”上认识于振平的,兹后,为引进优秀人材,他调入我院。先后在综合绘画系、基础教学部,长期担任素描教学,并潜心于素描实践,有多项专著出版,成绩卓著,是业内颇有影响的素描专门家。

于振平的素描基础是在中国画系统内规范的。然而因为教学与创作的需要,推动他渐次打开眼界,拓宽视野,更新观念,由本土的方增先上溯至蒋兆和、徐悲鸿,再以“线”为线索,推本溯源至素描鼻祖达..芬奇、荷尔拜因,沿“线”而下直取德加、席勒、克里姆特……,都成为汲取营养的源头活水。

于振平是个很善于学习的人。食而不化则愦,食而化之则腴。开放的社会,中外素描资料,人人都可以占有,就看你能不能善学与善用!如上所述,他的素描肇自水墨人物的规范,线是其基本的造型手段。所以他在择取中外“活水”时,线造型便是非常自然的选择,并在线的交接、重叠里慢慢由外轮廓引伸出对形体结构的知识。尽管中国画对线的独立性有历史的审美沉积,但在用线条表现人物形体结构上,东西方是一致的。所以,在于振平素描作品中、在线的运用上,分不清固有的规范与外来的因素,是浑然一体的。这好比当下时装的“混搭”。而他的素描中还会不时出现些随意的涂鸦,既时尚又古典,既现代又本源。老先生可以称道,年青人更是喜欢。

以上所说的大致是于振平教授的短期、仰或是慢写的作品。

“现代的画作,同顾恺之的时代不同了,它对传神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有强烈的形体和准确的结构”。这是方增先先生最近的有关造型能力的又一次强调。近年来的艺术与教学实践中,无论国、油、版、雕,在“强烈的形体和准确的结构”上,都有所懈怠,有所迷失。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现在还孜孜不倦于造型的研究与实践的少有人在,然而于振平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为升华自己的造型能力,自九十年代以来,在作了大量短期作业的同时,也作了很多深入研究形体结构的作品。这种自觉对被“国画规范”后的“再加工”,是可贵而值得肯定的。从而使他在写意与写实的往复锤炼里,成就了较全面的素描功底。

“有怎样的素描(造型能力),就有怎样的作品(创作)。”现在看来,依然是一条真理。假如慢写总在感觉里捣鼓,有感觉天赋的人,有一手写意素描,弄些小东西(小品),没有问题。但要画大画、大人物画呢?!便勉为其难,怕要捉襟见肘了!近年有组织的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是对参与者一次造型能力的无形测试。其意想不到的结果,可以为往后素描教学提供鲜活的反思。

于振平教授是参与了这次重大历史题材巨幅创作的。并获了奖。这说明他具备掌控大型题材的能力,更体现了他这些年素描的励炼转化成坚实的造型能力,有了大的飞跃。

最后,我对素描有兴趣的学子,就于振平教授的素描再坦诚说二句。于振平的素描,是艺术的,可以称为艺术作品,也是基础的,可以为学习的范本。其中最可借鉴的,就是挚着地对形体结构的研究,因为这是素描的本质。能画出形体结构的就是好的素描,不管用什么工具,用什么方法。

庚寅霜降 韩黎坤

 

《淅赣战役》 250×600  2009年

(请横屏观看)

 

 

局部1  2009年

 

 

局部2  2009年

 

 

局部3  2009年

 

 

局部4   2009年

 

2004年

78.5×109  2015

 

 

78.5×109   2012

 

 

79×109  2012

 

 

79×109 2012

 

 

78.5×109  2011

 

 

2011年

 

小杨肖像  灰卡纸、炭精棒、木炭条99cm x 72cm 2010

 

 

78.5×109 2015年

1995年

 

    艺术并不提供真理,但她,是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心灵的探索显现。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 美术学院,希冀传承吴门先杰之人文精神,引导学子,一同孜孜以求,“充实光辉”而“殊堪嘉善”!

编  辑: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  美术学院

排  版:潘永宇 邓敏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艺澜社

Previous article 展讯·神与物游——2018 · 北京 · 尹沧海书画艺术交流展
Next article 【学生作品集】尹莉老师综合材料探索

世界华人美术教育网

如果您有任何需要,欢迎投稿或与我们联系,网站公共邮件地址为: allartedu@163.com

Related Posts

首届广东省美术教师作品展(精品及特邀作品)

首届广东省美术教师作品展(精品及特邀作品)

12月 20th, 2018
海宁看潮——李勇、王谦、王犁写生作品

海宁看潮——李勇、王谦、王犁写生作品

12月 4th, 2018
九大美院院长作品汇集

九大美院院长作品汇集

11月 24th, 2018
近期热点
表现派代表画家卢奥作品集
名作欣赏

表现派代表画家卢奥作品集

12月 18th, 2018 609 0
如何合理布置教室?可以参考这几点
经验交流

如何合理布置教室?可以参考这几点

11月 30th, 2018 562 0
《中国美术教育》2018年第五期点评案例
教学案例

《中国美术教育》2018年第五期点评案例

11月 28th, 2018 558 0
时间线
8月 26th 6:47 下午
协会公告

第八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2021线上系列讲座

6月 16th 9:46 上午
名师百家

2021年中央美术学院第八届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精品研修班招生简章

5月 26th 1:18 上午
展讯

《魚躍 • 感恩》徐秀菊藝術創作展

4月 2nd 10:00 下午
协会新闻

世华第八届嘉宾谢丽芳讲座侧记 ——《美术教学对儿童原创精神的保护与激活-视觉文化观照下的儿童与儿童绘画》

4月 2nd 9:54 下午
协会新闻

世华第八届嘉宾李力加老师讲座侧记———《从单一技能传递到学科“基础观念”—以民间剪纸单元主题为例》讲座

3月 31st 11:50 下午
协会新闻

第八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线上系列讲座(第一季) ———王大根教授《基于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的核心策略》讲座

3月 31st 11:43 下午
协会新闻

第八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线上讲座(第一季)成功举办

3月 23rd 9:41 下午
协会新闻

第八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2021线上系列讲座

最近更新
第八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2021线上系列讲座
协会公告

第八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2021线上系列讲座

8月 26th, 2021 322 0
2021年中央美术学院第八届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精品研修班招生简章
名师百家

2021年中央美术学院第八届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精品研修班招生简章

6月 16th, 2021019
《魚躍 • 感恩》徐秀菊藝術創作展
展讯

《魚躍 • 感恩》徐秀菊藝術創作展

5月 26th, 2021025
世华第八届嘉宾谢丽芳讲座侧记 ——《美术教学对儿童原创精神的保护与激活-视觉文化观照下的儿童与儿童绘画》
协会新闻

世华第八届嘉宾谢丽芳讲座侧记 ——《美术教学对儿童原创精神的保护与激活-视觉文化观照下的儿童与儿童绘画》

4月 2nd, 2021012
Can I help you?
Welcome to contact us.Contributions and contact address is: allartedu@163.com
欢迎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任何需要,欢迎投稿或与我们联系,网站公共邮件地址为: allartedu@163.com
© 南京邑方文化 - http://www.allartedu.com 版权所有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18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