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教育大學主辦、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及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協會合辦的「2018國際藝術教育協會(InSEA)亞洲區(香港)研討會」暨「第七屆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大會」於12月8日至10日一連三天,在香港教育大學順利舉行。
是次大會主題為「挑戰與轉化」(Challenges and Transformation,簡稱CT),借用CT的另一含義——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來比喻美術教育正面對新科技年代的挑戰,無論教育政策、社會責任、師資、課程、學與教,以及評估等方面都需要聚焦與轉化,以重新檢視和探討在新科技年代裡美術教育的角色、挑戰與轉化的機遇。這次難得地將兩個國際藝術教育交流會議匯聚在香港,吸引了352名來自全球各地的嘉賓和參加者前來參與交流。
大會總共收到260份論文及教學大綱,分別來自中港澳台、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澳洲、紐西蘭、美國、加拿大、英國、蘇格蘭、德國、奧地利、葡萄牙、芬蘭等共25個國家及地區,當中有145份通過評審的論文或教學大綱在大會上以不同形式進行發表。
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呂大樂教授以歡迎詞展開是次研討會會。兩會的嘉賓陣容鼎盛,五位主講嘉賓分別來自香港教育大學的Prof. Laurence Wood、英國泰納當代美術館的Ms. Karen Eslea、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的Dr. Steve Willis、台灣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的陸雅青教授及上海同濟大學的婁永琪教授。大會有幸同時邀請到首都師範大學尹少淳教授、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侯令先生、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校長徐秀菊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陳瓊花教授及馬來西亞少兒美術教育協會胡牡丹女士參與大會特邀的圓桌論壇,題目為「校內與校外藝術教育的對談」。大會亦邀請了陸雅青教授、美國喬治梅森大學Dr. Justin Sutters、來自葡萄牙的國際藝術教育協會(InSEA)主席Dr. Teresa Torres de Eça及來自美國的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協會主席陳怡倩博士主持不同主題的大師工作坊。
三天會議之外,大會亦分別在12月11日及12日為參加者預備了中小學教學觀摩活動及香港文化遊,讓一眾參加者進一步了解香港的美術教育實況及歷史文化。
大會能夠成功舉辦,實在有賴多方面的支持,我們謹此向以下機構表示衷心的謝意。他們包括:協辦機構保良局,協辦伙伴雲揚天際文化藝術機構,支持機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藝術發展局、亞洲藝術文獻庫、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及香港道教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