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作品‘广交会’同步交易展暨 2018 年校企创新成果对接会”,于 2018 年 12 月 21 日一 23 日在广州国际采购中心隆重举行。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执委、广州美术学院张幼云教授受邀在“互联网十高校设计教育发展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产学研结合的设计教育模式创新路在何方一一集美的启示与蚂蚁雄兵的超越》的主题演讲。该演讲聚焦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社会需求快速演变的条件下,职业院校设计教育应如何改革? 产学研结合的设计教育模式该如何创新这个时代课题,联系“集美的启示”和“蚂蚁雄兵的超越”的典型案例, 深入探讨了产学研结合的设计教育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问题。
广州美术学院是我国新时期产学研结合的设计教育首要发祥地。1984 年,该校工艺美术系创办了全国艺术院校中第一家校办企业——集美公司。通过这个平台,使该校设计专业教师告别纸上谈兵,在 市场经济中拼搏。由于亲历了大量的设计案例,专业教师变得既懂设 计理论,又具有极强的实操能力,既能在设计市场上叱咤风云,同时 又因为有丰富鲜活的设计经验而广受学生的钦佩。广州美术学院在设 计教育上创造出的惊人业绩,当年曾吸引着全国设计院系,人们从四 面八方纷至沓来,试图从广州美院的现代设计教育经验中获得重要启 示。直到 2000 年前后,广州美院产学研结合的现代设计教育,一直成为我国无数设计院系引人注目的学习榜样。张幼云教授总结特定时 期广州美术学院产学研结合的设计教育的成功经验,认为主要表现在:注重“干中学”,培养了实践能 力与市场适应 能力极强的设 计人才;创造 了惊人的设计 业绩,改变了 设计教师的社会地位;使设计教学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枪实弹的演练;强化了设计教育的案例教学,使教师更有本钱,更有信心;能完整地理解设计教育,对设计人才的能力培养全面而系统。深入反思这种产学研结合的设计教育模式,认为应防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某些陷阱。弄得不好,也会产生:偏离教学中心,一味追求创收;迎合低层次市场,丧失学术兴趣;学生过早服从现实制约,忽视创意潜能的开发;利益之争,造成紧张的人际关系。只有趋利避害才能行稳致远。
时代在发展。在寻求创意的互联网时代,设计更需要自主创新能力。广州美术学院在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实行的那种“拿来主义” 追赶型的设计教育,今天需要有新的突破和超越。路在何方?建构蚂蚁雄兵网络平台,便是我们进行的大胆探索。我们知道,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迅速发展,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空前的剧变。在这个时代,设计人才更需要扬长避短,与人工智能互补合作, 设计师更需要利用网络平台,强化创意能力。于是,蚂蚁雄兵网络平台应运而生。它以“全球设计+中国智造”为发展理念,通过整合各方力量,以设计云平台“互联网+”模式,连接全球优质创意设计资源。它的优势在于利用珠三角产业资源优势,将真项目、真课题输入校园,送到急于需要真实课题的高年级学生手中;通过战略合作,汇集大师智慧资源,让学生有机会与经验丰富的国际大师交流互动;在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创新中为师生提供创意设计市场转化通道。
最为重要的是借助于互联网,让国内外设计院系同一专业的学生,能经常参与围绕同一课题展开的创意设计国际交流与竞争,平台通过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编成电子刊物,反馈到参与者手中,就会使学生不断地获得深切的创意刺激与启发。这种全球互动的教育方式, 对设计人才的成长的实际作用,会超出人们的想象。蚂蚁雄兵的最终目标是建构网络时代的高校设计专业全球联动的产、学、研、用市场化合作模式。总体而言,当年广州美院产学研结合的设计教育模式, 推崇“干中学”,以校办企业——集美公司为平台,适应改革开放前期的社会需要,其重点是迅速消化和应用先进的专业知识,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有效培养能力超强的创业型设计人才。而蚂蚁雄兵推动的产学研用结合的新型设计教育模式,则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社会需要, 主要实行“众创众包”,通过互联网平台线上线下相互配合,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将世界顶级设计大师的智慧资源、高校师生的优质创意资源与企业的项目资源有效链接,积极互动,以市场机制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在全球性的交流与竞争中,激活师生的创意能力, 努力培养特色鲜明的创新应用型设计人才。
全国职业院校设计教育更多与产业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实用性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国家设计新锐人才重要的输出来源, 在中国设计教育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蚂蚁雄兵携手全国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作品 “广交会”同步交易展暨 2018 年校企创新成果对接会发布“2019 百校联展”,正式邀请全国职业院校入驻蚂蚁雄兵“在展”平台,正是要将职业院校设计教育成果互联网化,无边界化,扩大传播,提升影响,借助互联网,打造全国高校“永不落幕”的毕业设计展和全时在线的设计教育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