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协会
    • 协会概况
    • 会员申请
      • 会员申请
      • 会员动态
      • 会员社区名单
  • 协会公告
    • 协会新闻
    • 协会声明
    • 备忘录
  • 新闻在线
    • 国内聚焦
    • 国际聚焦
    • 赛讯
    • 展讯
  • 教学交流
    • 经验交流
    • 一线课堂
    • 教学案例
  • 美术资源
    • 资源分享
    • 资源拓展
  • 探索空间
    • 理论争鸣
    • 艺教创想
    • 实践探索
  • 名师百家
    • 卓越教师
    • 名师讲坛
  • 美术家
    • 名家介绍
    • 名家工作室
  • 美术画廊
    • 名作欣赏
    • 教师作品
    • 学生作品
    • 创作评论
  • 电子文库
    • 论文速递
    • 视频赏析
    • 电子美教馆
    • 会员资料库
  • 会议信息
    • 会议通知
    • 论文征集
    • 会议事项
世界华人美术教育网
  • 2月 6th, 2023
  • 联系我们
  • 会员申请(Membership application)
  • 会员登录(Login)
世界华人美术教育网
  • 首页
  • 关于协会
    • 协会概况
    • 会员申请
      • 会员申请
      • 会员动态
      • 会员社区名单
  • 协会公告
    • 协会新闻
    • 协会声明
    • 备忘录
  • 新闻在线
    • 国内聚焦
    • 国际聚焦
    • 赛讯
    • 展讯
  • 教学交流
    • 经验交流
    • 一线课堂
    • 教学案例
  • 美术资源
    • 资源分享
    • 资源拓展
  • 探索空间
    • 理论争鸣
    • 艺教创想
    • 实践探索
  • 名师百家
    • 卓越教师
    • 名师讲坛
  • 美术家
    • 名家介绍
    • 名家工作室
  • 美术画廊
    • 名作欣赏
    • 教师作品
    • 学生作品
    • 创作评论
  • 电子文库
    • 论文速递
    • 视频赏析
    • 电子美教馆
    • 会员资料库
  • 会议信息
    • 会议通知
    • 论文征集
    • 会议事项
Home
教学交流
经验交流

《艺术教育介入自闭症孩子治疗手记》

1月 9th, 2019 ylz 经验交流 0 comments
《艺术教育介入自闭症孩子治疗手记》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的自闭症人群已超1000万,在厦门未成年的自闭症孩童也有近2000多人,这背后更是有近2000个辛苦的妈妈和家庭”。

这些孩子都是存在智力障碍的特殊人群:他们无法理解语文和数学等基础学科,甚至不能说话,不时会有狂躁行为,注意力难以集中,需服药方能平静。

我从事一线普及美育工作已经24年,我想,艺术也许可以服务到这群孩子。

我在工作中发现,有些情绪不稳定的残障儿童在绘画时,会进入十分平静的精神状态,甚至无需服药。

这一情况证明:对于自闭症患者,艺术行为可以有效地改善他们的精神状况,而绘画技能,则可以成为自闭症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就其个人的社会生活而言,如果自闭症患者能够习得绘画技能,那么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状况都有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提升。

2017年5月,恰逢在厦门市中华儿女美术馆看画展的机会,我有幸欣赏到由自闭症孩子所做的珠串工艺品,展台上的珠串做得很有条理。

也正是这些手工艺品带我认识了十几位年幼的自闭症患者。

在中学从事普及美育工作23年所培养的职业敏感,使我意识到这些自闭症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于是,中华儿女美术馆馆长李忆敏先生向我推送了自闭症孩子熊欣妈妈的微信,开启了我与几位自闭症孩子的缘分。

绘画疗法介入自闭症治疗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教与学过程,教师必须细微地体察自闭症学生的心理变化,并随时调整设计学生能够接受的学习方法,这一点是极为困难的。

在刚开始接触自闭症孩子时,我试着摸石头过河,在实践中不断尝试适宜的方式方法。

在熊欣妈妈的邀请下,我开始每周前去厦门五缘湾灯塔公园的“帆传文化之家”做义工,每次为期半天,约有10位自闭症孩子和妈妈来(自闭症儿童因为生活不能自理,出门可能会迷路,所以出门都一定需要妈妈陪伴)。

第一次上课时,我教约10位自闭症孩子画《青花瓷纸盘》,孩子们只会随意涂几笔蓝色颜料,就不画了。为了鼓励孩子们,他们每画一个纸盘,我便奖励一个1元硬币。

其中,道格一下子得了7枚硬币,他很高兴,不停举着硬币对着窗户看,爱不释手,如同收到金币一般。

如图1 我在帆传之家,看着孩子们画”青花瓷”盘

我因为是初次接触自闭症孩子,缺乏特殊教育的经验,当时心里是极大的震撼和辛酸。之后的5次简单绘画练习,我都提前兑换数十枚一元硬币奖励孩子们。

在以硬币作为奖励大约10次后,孩子们开始慢慢有点喜欢这种聚会,而硬币失去了原本的吸引力,孩子们将注意力与喜爱逐渐转移至绘画之中,不再依赖作为奖励的硬币。

此后,在半年的“帆传文化之家”服务中,我开设了十几种内容不同的手工课,如扎染、篆刻、青花瓷纹样、中国结、线描、色彩等,但我逐渐发现,我所精心设计的上课方式最终只教会了妈妈,而无法教会患有自闭症的孩子。

我意识到,一堂课10位学生的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地帮助到学习困难的自闭症孩子,于是我调整了教学计划,一次仅对2位自闭症学生进行教学。

由于能够近距离专注观察,我意识到每位自闭症孩子的心灵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我也得以根据不同孩子的情绪和理解力,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进行适当的教学。

这一过程令我认识到,特殊教育对教师而言是艰巨的挑战,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量体裁衣、因势利导,每一次教学都是唯一的、特殊的。

在这十几位自闭症孩子中,熊欣和道格(DOUGLAS YICHUN ZHANG)是年龄最大的,分别是1994年,1995年出生,已经23岁,24岁,心智还是6岁左右,显然是错过了最佳的艺术疗法介入时期了。熊欣和道格因为耳聋和智力障碍,都不能说话,能大意听得懂别人的话。

欣欣喜欢手工做珠串,道格喜欢不停的重复手写亲人的名字。

如图2 道格的本子上写满亲人的名字

何不把这两个孩子组织在一起,同时学习色彩绘画呢?本着“救急”的实践精神,去年暑假,我将熊欣和道格请到我家,一起学习色彩绘画。

我在家中教熊欣和道格色彩,是从用水粉颜料临摹梵高的油画开始的。

梵高的画个性鲜明,善于用鲜明的色彩表达忧伤、喜爱、热爱等不同的感情。

如图3 欣欣在鼓浪屿上写生

绘画语言是无声的,两位不能说话的自闭症孩子读懂了梵高的画,熊欣和道格的心灵就像梵高一样细腻,他们的色彩一开始就很浓烈。

梵高的作品经过时间的考验,真情流露,直击人的内心世界,举世公认的感人,连自闭症孩子都读得懂,梵高成了熊欣和道格隔世的老师,引领他们的心灵与精神。

向大师学习,向经典学习永远是真理。

如图4

如图5

在两位自闭症孩子临摹梵高约半个月之后,因我开学,色彩课也便停了。我琢磨着新的课堂内容:教两位大孩子写书法!

这是一个大胆的行为,因为两位大小伙子不认得字,更不懂字的含义,所以要抓着他们的手写篆书,同时教两位,轮流写。

这样一起学书法两次课后,熊欣闹脾气,不写了。

熊欣妈妈琢磨了许久,有点歉意地对我说:“坤坤老师,熊欣认为老师只能教他一个,老师不能有其他学生。”

我于是决定调整授课方式,一对一教学,让两位孩子没见面机会。

在教与学的不断交流中,我发现熊欣性格简单,做事专注,手很巧,可重复练习困难度高的书法字体。

同时,我再次仔细观察熊欣的珠串手袋作品:手袋由数百枚珠串成,排列有序,结构复杂,条理非常清楚,是经过长时间的重复劳动体会到的变化。

如图6 欣欣的书法和绘画作品

根据熊欣的特质和能力,我便安排他临摹研习李斯的《峄山碑》:此碑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至山东济宁邹城峄山立下的刻石,即后世所称《峄山刻石》,是现存最早的秦篆刻石,其风格横平竖直、布白整齐、挺匀刚健、一丝不苟,十分适合熊欣的性格特点——个性分明,一丝不苟,在章法上行列整齐,规矩和谐,整齐化一。

《峄山碑》的线条纤细,难度很大,一般初学者不敢练习,然而熊欣的手很巧,心思专注,他可以做到不厌其烦的描摹。

经过数个月的重复练习、描摹,熊欣的书法有极大的进步,初步体会到《峄山碑》端庄严谨,从容俨然、强健有力的艺术风范。

如图7 左为欣欣临摹的《峄山碑》,右为《峄山碑》原碑拓片

在与熊欣施教的数个月过程中,我发现熊欣对外界的反应非常敏感,有时对他稍微严厉一点,他就觉得老师是坏人,然后就会生气,生气之后就不想上课。

半年后,熊欣会深深记得我对他的一两次严厉,坚决不来找我上课了。

道格家也在厦门大学里面,离我家不到一公里。

我每隔三两天下班之后就骑车去勤业餐厅吃饭,再去道格家施教,并不麻烦。

在接近一年的授课时间内,他的油画创作潜被激发了。

道格因为智力障碍和不能说话,心中充满了自卑,从19岁到22岁,他便整天呆在家里,或是看屏幕上会动的图片,右手不停地移动鼠标,或是重复书写爸爸妈妈哥哥的名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过了整整3年不出家门的日子。

道格的手肘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也因足不出户,他的眼睛不敢与陌生人对视……

相较于熊欣,道格的性格更为温柔。

我也会一直逼他画,他有时会赖皮不画,但他知道这样做妈妈会生气,他便会后悔、反思。

而且道格会依赖老师,我不在身旁时他就不画。

我便和他的妈妈一起配合改掉他的依赖习惯:我先坐在道格身旁陪伴他画画,慢慢拉开距离到客厅,再到只需要露个脸打个招呼让道格知道老师来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让道格逐渐习惯老师不在身旁,仍可自由自在地用油画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道格的爸爸妈妈是高水平的声乐教授,经常带领音乐系研究生登台表演,仪表堂堂,道格继承了爸爸妈妈的长相,是一表人才的大小伙子。

从引导他调色开始,我逐渐接触到道格的内心世界,我发现道格十分喜爱动手绘画,他能够从绘画中体会到真实的快乐。

相处愈久,我便愈不忍想象他未来漫长的人生。

所以,我心中默默发愿,愿竭尽全力用绘画介入自闭症疗法,提升道格的心智,改善他的人生处境。

经过近一年的绘画课程训练,道格有了长足的进步。教与学的过程也充满了苦难艰辛,但都一次次地借助经典艺术品无声的示范,化险为夷了。

道格由于不能说话,与人沟通有困难。每次遇到教与学的瓶颈,我回家都会慢慢反思,根据道格的理解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基本上做到从经典艺术品吸收营养,体会大师的绘画语言,经过临摹训练,到今天发展成道格独特的绘画语言。

教道格书法,刚开始只能手把手教,两课时以后让道格临写,但是只能把范图折好,对着字临,以免道格看走眼。

如图8

他是无法理解字的意思的,所以道格的篆书课大约只施教5次课就停了,他不写不懂的画。教学又进入瓶颈!我回家慢慢想了几天,想起了《坡芽歌书》。

坡芽歌书是流传在云南省富宁县壮族地区,以原始的图画文字将壮族民歌记录于土布上的民歌集。

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用图画文字记录民歌的文献,由81个图画文字构成,笔法简洁、形象,每一个图画文字代表一首歌。

这是一部迄今为止发现的用古老形态记录民歌的歌曲,集中了壮族民歌的精华,承载着壮乡儿女天籁欢歌般的情爱密码,是壮族最优美的篇章。

我仔细研究了《坡芽歌书》,根据歌曲里面传唱的地名,证实歌书的历史可上溯到2000年前,它是给文盲学唱歌辅助记忆的81图简笔画。文盲看得懂,道格肯定也看得懂。道格的爸爸妈妈都是杰出的音乐家,道格从小听着歌剧长大,心里早已装满了音乐。

如图9

《坡芽歌书》是联系音乐和绘画的一本神奇的书,是来自2000年前的壮族老祖宗宝贵的精神财富。肯定可以让道格读懂的!

于是,我用一个晚上的时间,一边教导道格临摹《坡芽歌书》的81个符号,一边讲解这些简笔画的含义。

道格看懂了,并且脱离我的辅助,独立完成临字。

之后,道格慢慢不再需要我的帮助,可以独立完成绘画作品了!

《坡芽歌书》在道格学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克服了落笔困难的障碍,还需提升绘画水平,不能总是临摹,需要独立创作。

但是道格爸爸说他是没思维能力的,不能说话,不认得字,3年不出家门,道格哪有丰富的阅历来创作呢?

我又回家想了许久:既然道格每天重复书写家人的名字,那就让道格画《日记本》!

于是,我引导道格把《日记本》转换成绘画语言,就有了色彩缤纷的这批《日记本》。

如图10 道格的书法和绘画作品

《日记本》画了约7幅,又要考虑创新了。

绘画必须是充满变化的,梵高的绘画语言两位孩子早就读懂,现在要开始寻找独特的绘画语言了。

我曾很积极地请熊欣和道格排排坐,认真细致地为两位学生讲解透视原理。

两位孩子静静坐着,熊欣低头摸大腿,道格则在认真研究自己的指甲。

熊欣妈妈把过程都拍成视频了,道格妈妈看了视频,忍不住说:“这两个人身体是那么大,心灵是那么幼稚!”。

所以针对道格的绘画语言训练,必须绕过透视,从他擅长的色彩入手,寻找独特的绘画语言。

众多的画家,谁的绘画语言适合道格呢?

我也心中无数,经过与同宿舍的潘先生商量,他找了《巴斯奎特》的画册让道格看,道格一看,眼睛发亮!之后很感动,激情挥洒了许多幅油画。

如图11、图12  道格的油画《小红人》和《小黄人》

后来,我又引导道格学习马蒂斯的绘画。这是道格看了马蒂斯的画以后有感而发的油画《窗前的花》。

如图13

道格的画总令人感动。

他随意的笔触,不拘泥于透视、比例、线条、色彩等一切程式化的固有规律,将自己的脑中世界,简单的生活,放进充满神奇想象的魔方里。

我将道格的画发给老朋友,78岁的荷兰艺术家Aaf看,Aaf说:“Impressive, What an explosion of energy.”

道格的画也引起厦门C艺术设计平台艺术总监潘铭权先生的注意,赞不绝口,并晒在朋友圈,引起一位老朋友关注,他从事笔迹鉴定工作已经20余年,他在微信中留言:“这样的画,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拍卖到上亿”。

熊欣的手工和字画作品也经常被私人购买收藏,在2018年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厦门软件园2期举办的活动中出售了许多手工和字画作品。

如图14:道格的油画《小红人》,被我的沈阳朋友邱焌峰先生收藏。他说:“很幸运能买到这幅画,我坚信这是上帝对道格拉斯的另一种偏爱,在为你关了门的同时给你开了一扇窗。”

如图15:厦门猫街猫博物馆的老板郭明明先生收藏的道格拉斯的小油画《不高兴猫》。此画一直挂在猫博物馆的二楼咖啡厅。

其实长期坚持做义工也常常有疲惫的时候,是周围很多普通厦门人感动了我,鼓舞我继续实践“绘画介入自闭症疗法”。

比如厦门五缘湾灯塔公园里面的“帆传文化之家”。

老板李利勇经营着3艘帆船,全家人的生计都靠这3艘帆船。

但是李利勇先生却每周六免费载自闭症孩子们出海,默默做公益已经4年多。

出海的客人大部分是周六周日来,而李利勇的“帆船文化之家”周六却长期为自闭症孩子服务,做公益。我亲眼看到自闭症孩子为了出海,可以静静等候许久,他们的心中也有诗和远方呢!

看到这么多默默助力自闭症孩子的厦门人,鼓舞了我坚持做义工的信心。其实,在厦门做义工已经是很普遍很低调的行为。

邻居陈意华阿姨,每次看我匆匆出门总是关切的问:“去哪里?”

陈阿姨是我同事郑妮的妈,我如实告知,陈阿姨说:“自闭症很难教的,妳的经验必须写成论文”。

陈阿姨是厦门大学的退休教授,服务教育事业数十年,她的话自有道理,我想了一下,也就同意了,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一线艺术工作者来做义工,希望经验共享,为研究世界难题自闭症添砖加瓦。

我用一年的业余时间在几位自闭症孩子身上实践“艺术是特健药”理念,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缘分遇到,就去改善,此事原本不足道,只是个人的力量有限,一位老师竭尽全力也只能帮到几位自闭症孩子。

我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绘画疗法介入自闭症治疗》,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有更多的一线艺术工作者来为自闭症孩子做义工。

做义工同时也能极大地提升阅历,提升业务水平。文章至此,非常感谢我的大学同学陈四梅,感谢四梅老师一年的陪伴,陪同我一起做义工,实践绘画介入自闭症疗法。

在实践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没场地,刚好观海园的管理者也意识到要恢复世界遗产鼓浪屿的百年教育传统,设想免费提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毓德女中”整片建筑群作为自闭症人士的教育基地,主要以艺术教育为主。此事难度大,正在各界人士的关注下展开工作。

2018年10月,我将和6位自闭症学生在鼓浪屿观海园举办油画展与油画义卖活动,以实际行动传承世界遗产鼓浪屿特有的人文关怀,“诚以待人,毅以处事”。

此次画展中,共有6位努力卓越的自闭症孩子:熊欣、道格、颜恩泽、吕元、姜戎和邱彻,他们为此次展览提供了多幅字画作品。其中,吕元和姜戎的指导老师为陈四梅老师。拍卖所得25%的画款将作为自闭症孩子治疗费用。

同时也希望自闭症孩子能在鼓浪屿观海园内找到一处属于他们的乐园,或许可以从事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让他们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也能有一定收入。让自闭症孩子不再被人为排斥,能够在《观海园》里面学习音乐美术,能够在《观海园》里面观海……

期望有更多的一线艺术工作者能参与进来,一起帮助自闭症患者,即便只是奉献一节课。

Previous article 《儿童艺术教育的思考》在线语音直播讨论侧记
Next article 教育的革命

ylz

Related Posts

从“视觉形式”─开启“美感之门”

从“视觉形式”─开启“美感之门”

1月 20th, 2019
《儿童艺术教育的思考》在线语音直播讨论侧记

《儿童艺术教育的思考》在线语音直播讨论侧记

1月 9th, 2019
一个父亲的思考——儿子土豆的画

一个父亲的思考——儿子土豆的画

1月 9th, 2019
近期热点
《中国美术教育》2018年第五期点评案例
教学案例

《中国美术教育》2018年第五期点评案例

11月 28th, 2018 1239 0
情怀家具研发案例赏析(3)--虚怀如我
教学案例

情怀家具研发案例赏析(3)--虚怀如我

12月 1st, 2018 1230 0
《魚躍 • 感恩》徐秀菊藝術創作展
展讯

《魚躍 • 感恩》徐秀菊藝術創作展

5月 26th, 2021 1119 0
时间线
10月 14th 5:12 下午
美术资源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第九届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精品研修班招生简章

6月 13th 4:12 下午
名家介绍

“笃学致美”——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艺术大师系列之徐明华

6月 7th 1:07 下午
国内聚焦

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和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举行

6月 7th 11:52 上午
名家介绍

残处求艺——托德·朗斯塔夫-高恩(Todd Longstaffe-Gowan)采访油画修复家杨迎生实录

8月 26th 6:47 下午
协会公告

第八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2021线上系列讲座

6月 16th 9:46 上午
名师百家

2021年中央美术学院第八届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精品研修班招生简章

5月 26th 1:18 上午
展讯

《魚躍 • 感恩》徐秀菊藝術創作展

4月 2nd 10:00 下午
协会新闻

世华第八届嘉宾谢丽芳讲座侧记 ——《美术教学对儿童原创精神的保护与激活-视觉文化观照下的儿童与儿童绘画》

最近更新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第九届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精品研修班招生简章
美术资源

2022年中央美术学院第九届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精品研修班招生简章

10月 14th, 2022 165 0
“笃学致美”——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艺术大师系列之徐明华
名家介绍

“笃学致美”——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艺术大师系列之徐明华

6月 13th, 2022015
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和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举行
国内聚焦

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和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举行

6月 7th, 2022015
残处求艺——托德·朗斯塔夫-高恩(Todd Longstaffe-Gowan)采访油画修复家杨迎生实录
名家介绍

残处求艺——托德·朗斯塔夫-高恩(Todd Longstaffe-Gowan)采访油画修复家杨迎生实录

6月 7th, 2022014
Can I help you?
Welcome to contact us.Contributions and contact address is: allartedu@163.com
欢迎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任何需要,欢迎投稿或与我们联系,网站公共邮件地址为: allartedu@163.com
© 南京邑方文化 - http://www.allartedu.com 版权所有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18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