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精品研修班”是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积极支持,并由美术教育研究中心全力打造的继续教育品牌项目,该研修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讲授相关专业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以开阔学员的学术视野,引发其对教育实践的深入思考;同时,每年选择一个西方发达国家对各层级美术教育进行仔细剖析,运用比较方法展开深度研究,旨在对当下中国美术教育产生切实有效的指导意义。“第六届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精品研修班”在总结与延续前五届高研班成功的经验与教学特色基础上,以美国艺术教育课程研究为主题,在高校、基础教育与社会教育等几个层次进行深度的比较研究。
1月11日上午,在中央美术学院马菁汝教授的带领下,第六届中西美术比较海外研修班访问团从旧金山来到“天使之城”洛杉矶,正式开启了本次中西美术教育比较研究——全球美育行2020洛杉矶站研学访问。本届研修班访问团一行参访了亨廷顿图书馆、艺术收藏和植物园(The Huntington Library, Art Collections and Botanical Gardens)、盖蒂中心(The Getty Center)以及盖蒂别墅(The Getty Villa),零距离感受大师作品,还来到洛杉矶顶尖学校塞拉峡谷学校(Sierra Canyon School)展开了交流访问,对于美国基础美术教育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和更多维度的体验。
抵达洛杉矶后,研修班访问团来到了拥有美丽花园和精美艺术收藏的亨廷顿图书馆艺术收藏和植物园(The Huntington Library, Art Collections and Botanical Gardens)。这是一个由亨利·E·亨廷顿建立的教育研究机构,除去图书馆功能,该机构还展出一些艺术收藏品,其中收藏的欧洲版画包括阿尔布雷希特·丢勒,伦勃朗·范·里恩和弗朗西斯科·德·戈雅等许多版画大师的作品。
图书馆现藏600万册珍本藏书及手稿,包括用手工活字印刷的第一部《古登堡圣经》、马可·波罗的第一版中国地图等珍贵收藏。该馆还珍藏了莎士比亚、狄更斯、雪莱的手稿和华盛顿、杰弗逊、富兰克林、林肯等人的亲笔信函、签署的文件、手稿等珍品。
这座图书馆及藏书、艺术、园艺于一身,被称为世界上最令人难忘的花园式博物馆,16个壮观的主题花园令人流连忘返。夕阳西下,研修班访问团在花园里尽情感受,身心都得到了极大愉悦。
1月12日上午,研修班访问团来到洛杉矶艺术地标——盖蒂中心(The Getty Center),据估计,每年约有130万参观者到访此处,使它成为美国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的创始人保罗·盖蒂(J·Paul·Getty)先生曾是20 世纪的美国首富,在商业之外,他对艺术怀有纯粹的热爱。他曾在日记中写道,“真正的收藏家不会单独为自己购买艺术品,他们想让自己精心收集的物品可以被公众看到”,这份对美的慷慨成为盖蒂博物馆成立的初衷。
坐落于圣塔莫尼卡山脚。鸟瞰洛杉矶全景的盖蒂中心由建筑师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设计。简洁的线条,明快的色调,自然的采光,室内天井与室外花园浑然一体。世界著名绘画大师梵高,安格尔,拉维尔德素描,与十四世纪早期至十九世纪末期法国,荷兰,意大利等油画大师的真迹,在这所艺术的殿堂里散发光芒;中世纪拜占庭时期的一百四十四件书卷手稿,诉说着上天赋予人的智慧灵性;而路易十四到拿破仑时代的服装艺术收藏,则堪称一绝;文艺复兴时期至十九世纪末期的雕刻,玻璃器皿,则展示着当时艺术风格的时尚与转变;伦勃朗的《自画像》生动自然,梵高的《鸢尾花》摇曳生姿,研修班访问团徜徉其间,感受着美的力量。
在精心设计的行程安排下,研修班访问团有幸赶上了“马奈与现代之美”(Manet and Modern Beauty)特展的最后一日,展览带来了印象主义奠基人马奈晚年的一系列作品,从时髦女郎的肖像到色彩明快的水果静物,观众感受到了马奈透过绘画表面所展现的愉悦性和他眼中的“现代之美”。
12日下午,研修班访问团到访了盖蒂别墅博物馆(The Getty Villa)),这是一个致力于研究古希腊、罗马、伊特鲁利亚艺术和文化的教育中心和博物馆。其建筑的设计原形来自于帕比里别墅,该建筑曾是一座公元一世纪古罗马赫库兰尼姆城中的别墅。馆内收藏有44000件从公元前6500年到公元400年的希腊、罗马和伊特鲁里亚文物,其中有色彩鲜艳的双耳罐,有保存完好的石棺,有雕刻精美的门楣,还有几千年前的木乃伊画像,至今仍然栩栩如生,令人惊叹。在馆方对珍贵的文物进行精心陈列布置后,艺术被完美契合于其文化和历史背景之中,观众一路穿越古希腊、罗马和伊特鲁里亚艺术,感受着3000年以来美的发展。
保罗·盖蒂心爱的收藏——蹲狮
值得一提的是,盖蒂别墅为儿童提供的特殊教育项目引发了研修班访问团的关注。博物馆内使用投影等多媒体技术让希腊花瓶的器型和纹样更能深入儿童的内心,配套的亚克力的玩具更引发儿童的兴趣。馆内提供的儿童专用博物馆指南也展现着盖蒂别墅对于儿童教育的热情与信心。
1月13日,研修班访问团参观了创始于1978年的塞拉峡谷学校(Sierra Canyon School)。这所在洛杉矶声誉极佳的学校在K-12体系下的招生年级涵盖学前班到高中,研修班访问团在校长的引领下参观了校园,并深入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艺术课堂进行考察和交流。
在校长陪同下参观校园
塞拉峡谷学校校园风景
由全校学生合作完成的公共艺术
在二年级的艺术课上,教师在引入阶段呈现了两位非裔艺术家Kehinde Wiley和Amy Sherald的作品,通过对比引导孩子们观察作品,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积极交流互动,氛围轻松活跃,其中呈现出的包容的文化精神令人感慨,尽显DBAE的统整教学理念。
研修班访问团观摩二年级美术课堂
塞拉峡谷学校校园内景
离开低年级校区后,研究班访问团来到高中校区,据校方介绍,高年级的艺术课程为选课制,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在视觉艺术基础、陶瓷、室内管弦乐队、室内合唱团、编舞、古典表演、现代歌曲创作、舞蹈、素描与绘画、电影制作、乐理、新闻、摄影、雕塑、戏剧设计等课程中选择自己属意的课程并每天参与45分钟至一小时的课堂。研修班访问团此行分为3组分别进入电影课,建筑设计课和素描课三个课堂进行观摩。
在电影课上,学生们尝试制作一部低成本电影,由选课的同学自己写剧本、设计分镜、招募演员、电影拍摄剪辑并联系放映机构,在两周的筹备时间后进行三天的拍摄,之后将有近一个月的后期制作时间,最后作品或将在好莱坞艺术节上展映。建筑设计课上,老师正在引导学生们进行模型制作,学生们围绕功能性、舒适度、材料和结构等方面进行小组讨论和个人创作。研修班访问团注意到为了避免在学生作品上留下痕迹,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所使用的是透明纸,这一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在素描课上,通过对由纸板搭建堆叠而成的几何体的描绘,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透视与空间和明暗关系。任课教师还展示了由学生合作创作的油画作品——选择一张著名的油画作品并将其等比例放大再切分,由不同的学生完成作品的各个部分并进行组合,最终呈现出凝聚团队意志的统一多元形态。
研修班访问团观摩高中艺术课堂
研修班访问团与课上华裔学生交流
课堂观摩后,研修班访问团与学校老师共进午餐,讨论了两国高中阶段的学科安排情况,该校的艺术教育理念为研修班访问团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发与思考价值,在交流中碰撞出了中西方高中阶段美术教育的火花。
研修班访问团与学校老师共进午餐并展开交流
洛杉矶之行就此告一段路,在研修班访问团的老师们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马菁汝教授带领下,研修班访问团通过对美国美术教育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全方位考察和对比,对美国的基础美术教育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求同存异,相互补充,我们不断思考着中国艺术教育与美育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告别洛杉矶,我们在路上!
敬请期待海外研修班访问团的纽约美育之旅。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