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与共生—第8届全球华人美术教育大会2021第一季线上讲座”于2021年3月28日举行。大会邀请谢丽芳教授、王大根教授、李力加教授担任大会主讲嘉宾,广西艺术学院文海红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段鹏副教授担任大会主持人。浙江师范大学李力加教授在大会上发表《从单一技能传递到学科“基础观念”—以民间剪纸单元主题为例》讲座,引发听讲教师共鸣。


在讲座中,李力加教授以真实的课例—-剪花娘子库淑兰为例,详细阐述了依据学科结构“基础观念”设计课程与教学这一主题。李教授通过此次课例老师的疑问入手,强调了在核心素养时代下问题情境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鼓励美术教师在真实的情境中用问题导向决策单元设计。接着李教授提出了新时代对美术教师的要求:改变观念,努力做到“三个超越”。在大会中,李力加教授指出:走向育人的美术课,美术教师要想办法让全体学生在系列课堂中心灵被触动。那么如何依据学科结构“基础观念”设计课程与教学呢?李力加教授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避免惰性知识、站在观念形态高度思考大观念、学生自主探究观念问题、摆脱视觉经验。

“基于问题的美术学习”到底应该怎样去进行教学设计呢?李力加教授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的思考探寻为中心,更关注学生是怎样获得感知(欣赏)方法和实践思维的。在对美术作品引出的问题进行主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地将某些学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到某一特定的问题情境中,实现有效性的学习。李老师特别指出了在这一过程中包括的两个层级的要素:核心要素与过程要素。

在大会中,李力加教授给出了核心素养下单元主题的设计思路,其中包括大观念、基本问题、学生需要知道什么、学生能够做什么、单元分主题、任务群、跨学科学习的拓展与迁移等。李立加教授在大会中指出:为何要大单元设计,要深度学习,因为唯有教学主题单元化,将主题内容结构化处理,在不同的课时中,完成不同的任务,学生才可能真正发生深度学习,有了深度学习和基于理解的探究活动,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才能够把握基本的价值观和必备的关键能力。


李力加教授的讲座立足于基础美术教学,给了美术教师设计教学应该把握的方向:如何启发学生从知道、认识、逐渐理解其文化发生的原因入手,再由原因的探寻逐步进入到对作品的分析、理解,再到尝试性学习,而这也正是我们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所应该学习和注意的。
审稿人:段鹏、李力加
撰 稿人:尚敏敏 刘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