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华 简介
徐明华照片

在莫斯科街头为苏联小朋友画速写 1957年
2021年中国美术馆举办“惟真惟一”徐明华艺术展展览现场
2021年中国美术馆举办“惟真惟一”徐明华艺术展展览现场
女大学生 100 x 80cm 布面油画 1959年

镜前 70 x 95cm 布面油画 1959年

着粉色衣女子 100 x 80cm 布面油画 1959年

天山下的村庄 60 x 50cm 布面油画 1981年
三月 95 x 95cm 布面油画 1995年
名家评论
吴为山:
徐明华先生对艺术的真诚,对伟大自然的真情,对教育事业的真爱,以及他在艺术上的真功夫与始终如一的追寻、探索所形成的鲜明风格在画中呈现出其高雅的格调。
他是中国第一代留苏艺术家中得“真传”者之一。可贵之处,他融艺术于生活,将阳光下、空气中所形成的氛围气象和客观物象纳入画面,锤炼成形式,以纯粹而丰富的油画语言进行表达。那些颤动的光色中既折射出俄罗斯巡回画派艺术大师的神韵,也透露出法国印象主义迷离的意境,更为深刻的是他对所深爱的母土的钟情。在他朴实而充满光华的作品深处,铺陈的是现实主义底色。他尊重自然,研究自然,写生,写真,写境界,写出他理想中的色彩世界,写出一生的甘苦与追求。
——摘自吴为山《朴实光华唯于真——“惟真惟一”徐明华艺术展序》
戴士和:
徐先生的油画,在浑厚浓郁中蕴含着灵动的生机。厚重与空灵本是一对矛盾,合则相生,离则双亡。徐先生作品的基本面貌是静的,是端庄浑厚的,但是,远观其势近取其真,徐先生作品每一个活生生的细胞都有热血,有脉搏,有真情实感,有一笔一笔不可以复制的“现场感”。
徐先生的造型转折不求锋利,但是节奏分明浑然天成。颜面的形体起伏也如同大地的波动一样,有深层内在动力的驱使。表面的形体与内在的生命,被徐先生细腻的画笔贯通起来。
徐先生的色彩不求夺目,但是,珍珠的光泽、贵重金属的光泽都不耀眼,都有一种温文尔雅的含蓄的高贵。在写生的具体性之上,还有中肯的真情,在真情之上还有一种格调,这种格调赋予了作品最神秘动人的光彩。
写实,固然总是有限的写实,固然总是有作者主体精神的参与。所谓的纯粹视觉或者纯粹客观真实总是不能实现,但是,徐明华先生的油画艺术恰恰给了我们一个积极的回答,那就是说,作者的慧眼能够有效地沟通心灵与造物,能够发现大自然与人类精神之间神秘的和谐。
——摘自戴士和《含蓄·贵重——中国当代油画家风景写生画集·徐明华》
朱青生:
徐明华老师的色彩感觉是人间极少有的天赋,而身处的南京却是一个水墨氤氲的地方,但当看到徐老师在逆光的窗口画一盆绿叶盆花草,已经意识到这个艺术家在挑战比印象派更为复杂的光色表达的难度……
徐明华老师从不会把自己的突破说出来,而且整个艺术界似乎有所觉察,却也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原来他的绘画在当时当地看似没有颜色的环境中探索着特殊的手段和方法,今天大家或者开始看重这方面的贡献,或者看出来却不知如何说起,殊不知其中的意义,正在“江南颜色”。“惟真惟一”仅是说他的人品和人格,这当然也重要,但是要看他历史上的贡献,他对颜色作为人对世界理解的道路所做的贡献还是最重要。因为他这样对于色彩如此敏感的天才,大概一个时代中,全世界也就少数几个人有这样的颜色感觉,更何况因为身处江南,他竟然就这样做出来了。
——摘自朱青生《江南颜色——徐明华绘画创作访谈》

野兔与陶罐 64 x 93cm 布面油画 1982年

螃蟹 68 x 58cm 布面油画 1986年

人体速写 41 x 29cm 纸上素描 1958年

女青年半身像 56 x 80cm 纸上素描 1960年

速写1

速写2
解剖画稿
徐明华年表
1932年 出生于江苏宜兴县城。
1938年 抗日战争期间,宜城沦陷,全家迁至乡间,在宜兴陆平小学读书。自幼喜爱绘画,从临摹图画的一些范本开始。
1943年 就读鲸塘小学五年级,参加宜兴张渚举办的“非沦陷区小学生抗日绘画比赛”,获得第一名,坚定了学画之信心。
1944年 考入第三临时中学——鲸塘中学,受国立艺专毕业美术教师芮光庭先生影响,对绘画的热爱与日俱增。
1946年 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春天,回到宜兴县城。就读于宜兴中学,期间临摹张书旗的花鸟及徐悲鸿的马等,被中国画的写意笔法所吸引。
1949年 新中国诞生,在宜兴中学读完高二,为学校作“交公粮”、“办夜校”、“扫盲”等内容的宣传画。
1950年 考入南京大学师范学院艺术学系。年底,赴皖北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在县人民法院为《婚姻法》的颁布创作连环画。
1951年 参加在扬州举办的“农业物资交流大会”的绘画布置工作。
1952年 院系调整,南京大学师范学院与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南京师范学院。转入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学习。
1953年 读大学三年级,因师资需要提前毕业并留校任助教。同年,被学院派至南京航空学院学习工程制图。
1954年 被学院推荐参加留苏考试。9月,赴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俄语。
1955年 赴莫斯科波将金师范学院美术系学习。在课堂及课余期间,作大量素描速写。
1957年 暑假,转学至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
1958年 在维夏尔金的指导下,油画取得长足进步。其间完成《女大学生》等作品。
1959年 进入阿列什尼科夫工作室学习。完成《镜前》等作品。
1960年 暑假回国,在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
1961年 参加中国美协江苏分会苏北写生团,赴连云港等地作画。
1962年 参加江苏美协分会组织的油画创作组,赴苏北东海县创作写生。
1963年 参加江苏美协分会组织的油画创作组,赴苏南宜兴、吴县、无锡等地写生。完成作品《筏》参加江苏省风景画展。同年,与徐天敏同志合作创作油画《人民慰问》,由淮海战役纪念馆藏。
1965年 春,江苏省美协组织画家到淮阴慰问部队,其间为抗美援朝战斗英雄画像。秋,赴江宁县参加社教运动。
1968年 7月,赴江西安源,为“红太阳纪念馆”创作主席的革命活动。
1972年 学院招收工农兵学员,开门办学,到工厂、农村画厂史,为先进人物画像。10月,在浦镇车辆厂为“二七纪念馆”创作《毛主席在长辛店》。
1977年 创作《红米饭 南瓜汤》参加“江苏省建军五十周年画展”。
7月,与杨波同志合作创作油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江苏美术馆藏。同年恢复职称评审,评为讲师。
1978年 创作《韩桥矿工—首创百日红的人们》参加“江苏省肖像画展”,江苏美术馆藏。
1979年 创作《阅览室》参展“国庆三十周年省美展”,江苏美术馆藏。
1981年 任“高等师范院校油画助教进修班”指导教师。7月,带班去新疆写生。完成作品《天山下的村庄》、《哈密瓜》等。同年评为副教授。
1984年 任美术系主任。秋,开始招收第一届研究生。同年,创作《劳动模范——女理发师朱红平》,参加“江苏省人物画展”。 完成作品《渔港》,后收录在《徐明华油画选》。
1985年 《徐明华油画选》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6年 《徐明华油画选》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油画作品入选《油画选辑9》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同年评为教授。
1987年 作品《蟹》入选首届“中国油画展”。1990年该作品入选《中国当代油画》河北美术出版社,1992年入选《当代中国油画1979-1989》中国美协编,1995年入选《当代中国油画艺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
1988年 10月,赴南斯拉夫参加展览交流活动。途径莫斯科,重返波将金师范学院。
1989年 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由国家教委、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授予优秀教师奖章。
1990年 作品《画室一角》参加“中国首届油画精品大赛作品展”。
1991年 作品《花》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江苏省美术、书法、摄影展”。
1992年 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4年 作品《玉兰花》参展“第二届全国教师优秀美术作品汇展”(由国家教委主办),作品《画室》参展“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作品《人体》参加“第二届中国油画展”(由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主办)。
1995年 8月,赴庐山写生。9月,作品《庐山风景》参加“江苏省油画邀请展”。
1996年 作品《三月》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上海美术馆藏。同年,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并获省教委颁发的“红杉树”园丁奖银奖。
1997年 作品《女大学生》应邀参加“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中国美术馆)。入选《中国油画肖像百年》及《中国油画百年图史》。7月至9月,赴意大利作艺术考察。完成《波伦尼亚市政厅》、《波伦尼亚的街景》、《威尼斯风景》等作品。
2000年 作品《镜前》应邀参加“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入选《二十世纪中国油画作品集》。
2001年 2月至8月,赴法国巴黎考察,完成《蒙马特高地》、《老教堂》、《巴黎街道》、《塞纳河边》等作品,并于巴黎国际艺术城举办个人画展。
2002年 11月,“徐明华艺术回顾展”在南京博物院举行。《徐明华油画艺术》、《徐明华素描艺术》由(香港)王朝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2005年 《中国当代油画家徐明华风景写生画集》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7年 7月,与南师大美院师生赴俄罗斯莫斯科、弗拉基米尔写生。
2009年 赴日本京都写生考察。
2013年 作品应邀参加中国美术馆主办“二十世纪中国美术之旅——留学到苏联”。
2013年 2013年至2015年间,应宜兴市政府邀请在宜兴进行写生创作。
2016年 7月,赴美国纽约写生考察。9月,参加宜兴美术馆新馆开馆仪式,捐赠写生作品永久馆藏。11月,作品《渔村-东连岛》特邀参展“第九届江苏省油画展”。
2017年 作品《龟背竹》特邀参展“江南意蕴-2017江苏油画作品展”。
2018年 6月,赴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考察。9月,作品特邀参加“薪火相传——江苏师范院校美育成果作品展”。10月,作品《百合花》特邀参展“第十届江苏省油画展”,江苏美术馆藏。
2019年 作品《女大学生》、《镜前》、《韩桥矿工—首创百日红的人们》参展建国70周年“与共和国同步——江苏油画70年作品展”。
同年8月,作品《金陵石头城》应邀参加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俄建交70周年油画展”。
2020年 作品《静物》特邀参展“第十一届江苏省油画展”。
2021年 作品《渔村新貌》参展江苏省“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同年12月,于中国美术馆举办“惟真惟一——徐明华艺术展”。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南师美院